close

2004年落成的西雅圖中央圖書館(Seattle Central Library)有著搶眼的解構主義外觀與綠色建築內涵,整個空間美學與建築設計已經讓它成為西雅圖引以為傲的公共建設,以及非常熱門的觀光景點。

而身為西雅圖市立圖書館的總館,它恰如其份地提供市民們優質的服務,無論是在館藏的質與量、閱讀環境的舒適度、免費網路與電腦的提供......等等各方面都十分出色。另外,它的借還書與自動分檢系統非常先進,運用RFID與輸送帶簡化人力,不僅便民又方便館員管理,稱得上是美國公共圖書館的典範。

由普立茲克獎(Pritzker Prize)得主的建築師Rem Koolhaas主導圖書館的設計,以不規則、多角、多邊型的建築外觀顛覆了一般人對圖書館的傳統印象。

第五大道上的入口由藍色鋼板組成了無數個菱形格狀,並建構成一個三角錐體。一進入這個金字塔似乎就與街道上的喧囂隔絕了。

從第四大道的正門裡透出的亮黃的燈光,溫暖了西雅圖的陰雨天。一樓是兒童閱覽室,粉色系的調性完全對了小朋友的味口。

一樓大廳的木地板上刻著由書中截取的各國文句,反字象徵著書籍原型 - 活字印刷。

圖晝館總樓高11層樓。工作人員建議我們從10樓的閱覽室開始往下走。

一出10樓電梯,就被眼前一整片的菱形玻璃帷幕震懾住了。引入自然光線的閱覽室既可以節省照明用電,又能讓讀者隨時感受到城市的氣息。

雨滴敲打在玻璃窗上看似浪漫,但並不只於此。看到了嗎?在玻璃夾層中有著金屬網,它能防止日光直接照射,避免室溫升高;而完善的雨水回收系統則將水源再利用。

10樓閱覽室寬敞明亮、安靜潔淨,擁有這樣一個不受干擾的閱讀與研究環境,難怪西雅圖市始終位居全美前10大文化城市中數一數二的地位。

10樓書櫃放的是參考資料,9樓以降才是書庫。

到書庫不一定要搭電梯或手扶梯,沿著這些三位數字走,你會發現書庫是迴旋狀的,既方便讀者上上下下找書,又服務了輪椅使用者。

大學時代杜威十進分纇法的惡夢在這裡得到了救贖,它就大方地印在走道地板上,順著它走自然可以找到你要的書。

整齊明亮的空間,一掃以往那種陰暗書庫的刻板印象。

樓梯間的雕塑藝術也很大氣。

5樓是多功能空間(Mixing Chamber),在這裡提供了大量的電腦讓民眾免費使用,當然也有寬頻網路讓自備手提電腦的讀者無線上網。

螢光色的手扶梯鮮豔無比,誰會把這個顏色放在圖書館裡?真是大膽。

更大膽的是,還在旁邊放了這個多媒體藝術嚇人 - "Braincast" by Tony Oursler。

如果螢光黃的手扶梯讓你嚇一跳,那麼這個紅得徹底的會議室就更令人吃驚了。這是位在4樓的Red Hall,我真不知道有誰能在這全紅的空間裡專心開會?

這裡是三樓的開放空間(從第五大道進來可算是一樓)。無論是書櫃的排列或是地毯的樣式都非常另類。

在這個任何人都可以進入的休憩空間裡,我深深感受到身為一個文化都市的市民的幸福。

離開前我在小小開放的商店裡買了幾張明信片,結帳時我對服務人員說:「我好喜歡這個圖書館,妳能在這裡工作真好。」之後又補了一句:「其實我也是主修圖書館學的。」她親切地回答我:「那妳也可以來這裡工作呀!」

我是個從沒當過一天正式館員的圖館系畢業生,今天以一個旅人的身份來到這裡,經過二個小時的震撼洗禮,這是我第一次有這樣的念頭:如果能在這樣的圖書館工作,的確是一件很棒的事啊!

老公與氣質義工合影 ↑


**好文推薦:《圖書館建築革命》,作者/廖桂賢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依絲帖 的頭像
    依絲帖

    The Shape of My Heart

    依絲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